OB欧宝“小眼镜”那么多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10-27 18:45

  今天是“全国爱眼日”,在诸多关于视力的话题中,近视问题肯定是人群最广泛,也最被人们特别是家长所关注的。

  据成都商报报道,就在前不久,一封家长公开信被寄送到成都市教育局,其中称,教室里普遍使用的荧光灯可能是孩子们近视的罪魁祸首。而与此相对的是,国外有专家称,孩子们之所以发生近视,不是因为学业繁重,而是因为喜欢宅在家里,缺乏接触日光的机会所致。

  OB欧宝

  根据成都商报的报道,一封由十名初一家长联名写的公开信日前被寄送到成都市教育局,其中提到“目前教室普遍使用的荧光灯可能导致孩子视力下降,希望学校能将教室的荧光灯换为旧式白炽灯”。信件起草人是一个初一学生的家长,他的孩子今年上初一,近视已经400多度,而从孩子上小学五年级起,他就发现孩子的视力下降明显。他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发现,目前就荧光灯(日光灯)和白炽灯(电灯泡)哪个对视力更有影响的争论没有停止,不过有结论显示:缺乏长波光是荧光灯的一个重要缺陷,而短波多的光源会使人眼不适应。长期在这种光源下学习,会引发视疲劳、视物不清的症状,对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来说,可谓是视力的隐形杀手。

  无独有偶,近日在“法新社”上也刊登了的一项新研究指出,不应把近视归咎于基因或阅读、写作等,其实是缺乏阳光照射所致。接触阳光可刺激多巴胺的生成,而多巴胺可避免眼轴变长,防止进入眼睛的光线焦点扭曲。研究负责人、澳洲国立大学研究员摩根说:“明亮的光线可刺激多巴胺的释放,这样就可预防近视。”调查还指出,澳洲小学生待在户外的时间有3小时;相反,东亚儿童基本上都会上学,但在校期间没有到户外活动,放学回家后也都呆在屋里学习、看电视,全球近视最多的中学生都集中在这一区域,高达80%-90%的学生有近视问题,而且近视程度和学业繁重程度不完全相关。研究人员甚至强调,只要多晒太阳,“书呆子”就不存在患近视的危险。

  记者也在百度搜索上搜索了关键词“日光灯近视”,结果找到63万个结果与此有关,甚至有人声称,日光灯的频闪是继遗传、用眼不当之后造成青少年近视的第三大元凶。

 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夏承志介绍说,从光学角度来看,太阳光所产生的自然光线应该有利于眼部健康,因为它的光谱更全面。当然,这种光线更多的是太阳光折射在自然界的物体上所发出的光线,并不是说大家要让眼睛直接“晒太阳”,因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nm的不可见光)长时间照射我们的眼睛会对眼睛造成伤害,紫外线波长愈长,穿透力愈强,愈能深入眼睛组织。

  而江苏省中医院眼科王育良教授则拿出了实验的数据。他曾带领小组,对牧区和城市的哈萨克族人视力进行调查,结果发现,在双方人种、饮食、生活习惯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,城市中的哈萨克族人最大的改变,就是自然光下活动减少、人工照明下活动时间增加,而牧区的哈萨克族人更多保留着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。在这种情况下,在城市中的哈萨克族人视力在1.0以上的不足两成,而牧区的哈萨克族人视力在1.0以上的达到了59%,后者是前者的3倍多。

  “我们人类所接受的光源谱,主要就是近一两百年,随着电灯发明、人工照明普及后,发生了剧烈的改变。随着人工照明增加,我们在夜间和室内活动的时间显著增加。灯光的光谱和日光不可能一样,甚至就算都是日光,在室内和室外所接受的光谱也不同,因为玻璃这类物质都可能帮我们过滤掉部分波段的光波。这些光源谱的变化,会不会是某些眼科疾病——比如近视高发的原因?我们不能排除这个可能。”王育良告诉记者。

  在过去对于日光灯可能损伤视力的报道中,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它的频闪性、含紫外线成分和冷光源。据王育良介绍,在频闪性的问题上,只要日光灯质量合格,那么这些影响可以被降低。但对于日光灯这类“蓝光”对于视力的损伤,现在还需要更加慎重和进一步研究。“目前在我们的动物实验里也能看到,在蓝光环境下生活的小鼠视网膜眼底是存在改变的,细胞凋零、结构紊乱,这些不排除也会对视力带来不好的影响。”

  对于日光和人工照明对我们的视力的影响,眼科专家们表示“可能有影响,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。”可对于家长来说,更关心的大概是“我们能做些什么?”

  “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让孩子亲近大自然,多在自然光下活动,减少挑灯夜战。如果使用灯,那么全光谱灯或许更接近自然日光的状态。”王育良告诉记者,不过,人们也要注意日光中可能潜藏的视力杀手——比如紫外线。

  夏承志也告诉记者,我们日常所见的太阳光,其实只是太阳光折射在自然界的物体上所发出的光线,并不是直视的结果。因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nm的不可见光)长时间照射我们的眼睛会对眼睛造成伤害,可引起结膜炎、角膜炎,称为光照性眼炎,还有可能诱发白内障。所以在户外活动虽然好,也要注意给眼睛正确“防晒”。例如在太阳高照的夏季,还是必须选择佩戴太阳镜,起到过滤紫外线、保护视力的效果。